《纽约客》封面:机器人上班,人类乞讨
一 历史和未来
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2011年出版《人类简史》,一举成名,2016年出版《未来简史》。虽然评价不一,引起争论,毕竟启发思考。
看完《未来简史》,感到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也是哲学家,不从哲学的高度怎么把握纷繁的历史。威尔·杜兰特(著有《世界文明史》《哲学的故事》)和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著有《历史研究》)等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哲学家。杜兰特希望通过研究历史来真正认识人,“毕竟历史就是一种基于例证的哲学教导”。优秀的历史学家也会是未来学家,研究透了历史,对未来会有更深刻的洞见。比如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中和池田大作共同展望未来。
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并非一个叙事性的历史,而是试图解答人是谁、来自哪里、向哪里去这种终极的哲学问题,所写的历史事例是为了说明和探讨这些问题。《人类简史》用的历史事例篇幅还多一些,到《未来简史》,简直就是本哲学书了。这里讨论的哲学问题,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和我们的未来密切相关。
将对未来的想象称做史,似乎是强调其必然性。有点类似于凯文·凯利在《必然》中说的,“我把这些元趋势称为‘必然’,因为它们植根于科技的本质,而非社会的本质。”“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并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赫拉利写道:“虽然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无法确切了解相关细节,但仍然能够肯定历史的大方向。”但是,我们不是没有选择地被动裹挟,未来由今天的人塑造。赫拉利认为,“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
二 《未来简史》的主要内容
赫拉利的文风独特,逻辑强大,旁征博引,用各种事例和道理论证自己的逻辑主线(当然存在为证明自己的逻辑选择证据的问题),环环相扣,俏皮而充满想象力,经常生动地描摩某种想象的情形,令人喷饭。到最后,从幽默变为凝重。
《未来简史》的逻辑主线就是人类要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满足自己的欲望,使得社会一步步发展到现在,按现在的发展逻辑推演,以后会怎么样。书里的精彩论述太多。本节摘录为主,夹杂一些短评,第三节再集中讨论。
《未来简史》开篇,和《人类简史》承上启下,写过去几千年人类难以解决的饥荒、瘟疫和战争,在近几十年内被逐渐解决,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虽然今年应对新冠疫情难度这么大,但人类毕竟知道应对的方法,而不像古代归结为天意)。但是过去的核心议题解决了,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为新的人类议题。其中一项是要保护人类和地球不被人类自己的力量所害。接下来人类的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核心的新议题其实只有一个(但有许多分支):取得神性。所有这些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还不说“不死”了,想象一下,如果人能活到150岁是什么概念。就算40岁才结婚,后面仍然有110年。希望这段婚姻能持续110年,这个想法实际吗?——人类更长寿之后,不管是家庭、婚姻、亲子关系,还是工作、学习、社会关系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设想一下,如果时间无限,那高考,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可以一直考下去,直到考上一个满意的大学。如果在一个组织中,上级不退休,下级如何升迁呢?
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更进一步,人类取得神一般的创造力及毁灭力,从“智人”进化为“神人”,人类的心灵被重新打造。
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赫拉利的分析非常符合逻辑。治愈与进化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医学一开始几乎总是要拯救那些落在常态下限以下的人,但同样的工具和知识也能用来超越常态的上限。比如整形外科诞生于一战时治疗脸部创伤,后来越来越多地用来为健康人士加分;伟哥能医治阳痿,没有这问题的男人也用它来让自己超越常态;如果发现防止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方法,也能用来为年轻人增强记忆力;基因检测开始用来避免遗传疾病,未来可以用来制造超级婴儿。人要升级为神,有三条路径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生老病死之苦,以死为最。长生不死是人类一直的追求和梦想,古今中外皆然。中国从秦始皇开始,有多少皇帝追求不死,炼丹服药。彼得·蒂尔在《从0到1》里写道“在17 世纪 60年代,罗伯特·波义耳把延长生命(和‘重拾青春’)放在未来科学愿望单的第一位。不管是通过地理探索,还是实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科学家都认为死亡是可以战胜的。”各种电影、小说,经常可见的套路就是大反派是为追求不死干出一系列坏事。但死亡也是至善,暴君恶人总会死,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也会被死亡荡涤,因为死亡,我们才会珍惜生命。泰戈尔的诗“大地的幻象的花朵,却被死亡保持得永远新鲜”,“我们的生命是热切的,愿望是强烈的,因为时间在敲着离别之钟”。在《人类简史》中作者也说“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
在《未来简史》中,作者说,未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将会由“试图战胜死亡”所塑造,但并不代表人类必然能在2100年做到不死。本书各处所见的预言,都不过是为了用以讨论当下种种困难的抉择,并邀请读者共同改变未来。
《人类简史》的思想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就是“虚构故事”,即人类社会的秩序靠虚构故事来维系。《未来简史》一脉相承,更深入分析了虚构故事,把虚构故事推向了极致,连“自由意志”、“自由个人”也是虚构故事。
作者认为,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如果没有货币、国家或公司等人人接受的故事,复杂的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转。然而,这些故事只是工具,不该成为目标和标准。一旦我们忘了这些只是虚构的,就会开始与现实渐行渐远。于是,可能只是为了“给公司赚很多钱”或是“保护国家利益”,就让我们掀起无边战火。公司、货币和国家,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是人类发明了这些概念,好让它们为人类服务;为什么最后反而是人类为这些概念服务,甚至牺牲性命呢?
——这种观点我简称为“虚构故事论”。虚构故事论从理论上讲既有道理也不完全正确,从作用上讲是双刃剑。
从理论上讲,确实很多概念都起源于虚构,但一是概念虚构不等于实体虚无。公司、货币和国家不是只存在于想象中,而是都成为绝对的真实存在。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在哪个公司,你有没有钱,人生绝不相同,甚至性命攸关啊。二是虚构概念有高下之分。《人类简史》中说“不管是《汉谟拉比法典》还是美国的《独立宣言》,都声称自己说的是普遍且永恒的公平正义原则。……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的正确性。”这陷入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了。还是有哪种虚构故事能符合更多人利益、被更多人接受、更能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区别。比如秦朝的暴政,德国纳粹的暴行,虚构出理由还是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认可、拥护。
从作用上讲,好处是,让人能够更清醒、客观、冷静看很多问题,将自己抽离“虚构故事”之外,别被这些灌输的观念冲昏了头脑。坏处是,让人容易丧失信仰,找不到价值、意义。比如为保护国家而牺牲,你说国家是虚构故事?日本侵华,我们说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日军对待中国人能和对待日本人一样吗?不反抗也会被其屠杀或者被其驱做苦力甚至用来做实验,值得牺牲生命去反抗啊。作者为“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症举的例子是1915年意大利为“解放”奥匈帝国“不法”占有的意大利在古罗马时代拥有的两处领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士兵死亡人数达70万。这个例子在我们看来确实不值得发动战争。战争的目标是否“正义”,虽然当时战争的双方都为自己提出理由争夺舆论,但过后从历史看我们还是能够判断哪方更“正义”的。
但作者接下来的推论还是难以反驳的:在21世纪,我们还会创造出比以往更强大的虚构概念以及更极权的宗教。在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协助下,这些宗教不但会控制我们每分每秒的存在,甚至将塑造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心智,创造出完整的虚拟世界。真要如此,再区分虚构与真实、宗教与科学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但又比以往更加重要。
理论上,科学与宗教都为了追求真理,而因为各自推崇不同的真理,也就注定有所冲突。事实上,科学或宗教都不那么在乎真理,两者十分容易妥协,共存甚至合作。宗教最在乎的其实是秩序,其目的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则是力量(说宗教不在乎真理好理解,说科学不在乎真理让人奇怪,一般都说科学就是求真,但作者这么解释似乎也说得通),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和生产食物。
对于现代历史更准确的一种看法,其实是科学与特定宗教(也就是人文主义)达成协议的过程。现代社会相信人文主义教条,而科学的用途不是为了质疑这些教条,而是为了实现它们。人文主义长期崇拜人类的生命、情感及欲望,于是人文主义的文明希望让人有最长的生命、最大的幸福、最强的力量,也就不足为奇。
21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离站,而且这可能是“智人”这站发出的末班车。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想上车,就必须了解21世纪的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力量。21世纪的主要产品将会是人的身体、大脑和心智。在21世纪,搭上列车,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亡。
《人类简史》第十九章“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很精彩,抽丝剥茧地从各种角度、学说来分析人是否比历史上更快乐。看《未来简史》,明白了为什么他这章写得精彩,因为这个问题也是《未来简史》讨论的核心问题:人的“自由选择”是否存在,人快乐的感觉来源何处,人追求什么。
《未来简史》第8章讨论的就是自由意志这一哲学命题。“人类有自由意志”看起来仿佛不是道德判断,而是对世界的事实描述。然而,虽然这种说法在洛克、卢梭或杰斐逊的时代可能很有道理,但根据生命科学的最新发现,却已经不再成立。就目前最先进的科学来看,人的选择不是生物预设就是随机,两者就像蛋糕一分为二,没有哪一小块属于“自由意志”。或者说,我之所以觉得脑中浮起某个愿望,是因为大脑里某种生化过程创造出的感觉。这些过程可能是生物预设,也可能是随机发生的,但绝不是自由意志。只要能刺激人脑正确的位置,就算是爱、愤怒、恐惧或沮丧这些复杂的感受,也能够被创造或抑制。
科学不仅破坏了自由主义对自由意志的信念,也破坏了对个人主义的信念。自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单一、不可分割的自我。但生命科学戳破了自由主义的想法,认为所谓的“自由个人”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组合。一旦生物学家判断生物也是算法,就等于拆除了有机和无机之间的那堵墙。
前面这些分析,自然地得出最后更惊悚的推论:21世纪三项“务实”的发展让自由主义的信念成为明日黄花:
1.人类将会失去在经济和军事上的用途,因此经济和政治制度将不再继续认同人类有太多价值。
2.社会系统仍然认为人类整体有其价值,但个人则无价值。
3.社会系统仍然会认为某些独特的个人有其价值,但这些人会是一个超人类的精英阶层,而不是一般大众。
下面忍不住大段摘录,因为这体现了他的论证逻辑:自由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哲学论证最合理,更是因为它赋予每个人价值,这一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大有好处。让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就能增强动机和进取心,而这在战场上和工厂里都大有益处。
但到了21世纪,不论男女,大多数人都可能不再具有军事和经济上的价值。两次世界大战投入大量人力的时代已经过去,21世纪最先进的军队,主要靠的是尖端科技。在20世纪,自由主义认为伦理和经济能够兼得,保护人权和自由既是伦理道德的必要之举,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到了21世纪,自由主义的影响力将会大不如前。随着大众在经济上不再重要,仅靠伦理道德,是否足以保护人权和自由?过去有许多事情只有人类才能做得到,但现在机器人与计算机正迎头赶上,可能很快就会在多数的任务上超越人类。21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就是多余的人能有什么功用。一旦拥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没有意识的算法接手几乎一切工作,而且能比有意识的人类做得更好时,人类还能做什么?
常有人说,艺术是我们最终的圣殿(而且是人类独有的)。等到计算机取代了医生、司机、教师甚至地主和房东时,会不会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然而,并没有理由让人相信艺术创作是片能完全不受算法影响的净土。人类是哪来的信心,认为计算机谱曲永远无法超越人类?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并不是出自什么神灵或超自然灵魂,而是有机算法发现数学模式之后的产物。若真是如此,非有机算法就没有理由不能掌握。的确,现在从作曲、演奏、写诗……AI的作品和人类的已越来越分不清楚,AI使我们更难定义何为人类独有。
由于接下来的科技发展潜力极其庞大,很有可能就算这些无用的大众什么事都不做,整个社会也有能力喂饱这些人,让他们活下去。然而,什么事能让他们打发时间,获得满足感?人总得做些什么,否则肯定会无聊到发疯。到时候,要怎么过完一天?答案之一可能是靠药物和电脑游戏。
那些对社会来说多余的人,可以多花点时间在3D虚拟世界里;比起了无生趣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刺激,诱发更多情感投入。然而,自由主义推崇人类生命及人类体验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发展会是对这一信念的一记致命打击。这些人对社会毫无用处,整天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这样的生命何来神圣?
——所以科技巨头们纷纷进军游戏业。有的文艺作品描绘的未来世界,正是如此。比如斯皮尔伯格执导的2018年上映、设定为2045年的《头号玩家》,现实世界人们活的并不比现在更好,仍然有贫民窟似的集装箱房,大多数人都沉迷在游戏世界中,游戏世界因为虚拟现实技术,感觉比现实还真实。201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石黑一雄的小说《千万别丢下我》,克隆人当人的器官捐献者,但克隆人也是有意识的“人”,他们的爱恨情伤,克隆人的哲学三问,科学解决不了伦理的困境。满座衣冠胜雪的《刀锋》,和石黑一雄的克隆人顺从地当器官捐献者不同,这里的克隆人反抗预设的命运,进入“正常”的人类社会,机器人(AI)、克隆人和“原本的”人类都生活在一起。
《头号玩家》电影,真实VS虚拟世界
作者将新的科技宗教分为两大类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面临着一个无解的两难。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同时人类在开发能够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然而一旦这样的控制成真,过去神圣的人类就会成为另外一种设计品,反而让科技人文主义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要我们仍然相信人类的意志和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本源,就永远无法处理和这些科技的关系。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人文主义认为所有的体验发生在我们心中,我们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出一切事物的意义,进而为宇宙赋予意义。数据主义则认为,经验不分享就没有价值,而且我们并不需要(甚至不可能)从自己心里找到意义。我们该做的,就是要记录自己的体验,再连接到整个大数据流中,接着算法就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并告诉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在18世纪,人文主义从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人为中心,把神推到了一旁。而在21世纪,数据主义则可能从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把人推到一边。
如果数据主义成功征服世界,人类会发生什么事?一开始,数据主义可能会让人文主义加速追求健康、幸福和力量。数据主义正是通过承诺满足这些人文主义愿望而得以传播。而为了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化身为神,我们就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远远超出人类大脑的能力,也就只能交给算法了。然而,一旦权力从人类手中交给算法,人文主义的议题就可能惨遭淘汰。只要我们放弃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秉持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看来也就不再那么重要。都已经出现远远更为优秀的数据处理模型了,何必再纠结于这么过时的数据处理机器呢?我们正努力打造出万物互联,希望能让我们健康、快乐,拥有强大的力量。然而,一旦万物互联网开始运作,人类就有可能从设计者降级成芯片,再降成数据,最后在数据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滚滚洪流中的一块泥土。
书以三个关键问题结尾: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三 思考讨论
人类向何处去?科技进步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更光明还是灰暗的未来?
《从0到1》中有一段对哲学家的简单的总结:“古代世界的哲学是悲观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都接受人性潜力应该受到严格限制之说。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坦然接受我们的悲剧命运。而现代大多数哲学家都变得乐观了。19世纪的哲学家从思想右倾的赫伯特·斯宾塞到保持中立的黑格尔,再到左倾的马克思,都相信进步的力量。这些思想家们期待物质进步能够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使其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他们是明确的乐观主义者。在20世纪后半叶,迷茫的哲学成为前沿思潮。两大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约翰·罗尔斯和罗伯特·诺齐克,看上去站在两个截然相反的对立面:在平等主义的左倾思想上,罗尔斯关注的问题是公平和分配;在自由主义的右倾思想上,诺齐克关注的是个人自由最大化。他们都相信人类可以和平相处,因此与古代哲学家的悲观思想不同,他们都是乐观主义者。然而,与斯宾塞或马克思不同,罗尔斯和诺齐克都是不明确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对未来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划。”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家的气质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古代生产力有限,所以哲学家大多也是提倡禁欲、追求精神世界。19世纪是工业革命后人类控制客观世界的力量大大增强,使得这时的哲学家都是“明确的乐观主义者”。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解决了原有问题,又出现新的难题,可能更难以解决。
《从0到1》是乐观的:“如果世界上还有很多秘密,那就还可能出现很多有望改变世界的企业。事实是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有坚持不懈的探索者才能发现它们。在科学、医药、工程及各种技术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可以治疗癌症、痴呆、所有老年病和代谢衰变;我们可以开发新能源来避免化石燃料引起的冲突;……。但是如果我们不想了解,并迫使自己去探索这些奥秘,我们将永远也不会了解这些秘密。商业也是一样。成功的企业建立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之上,这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思考要创建哪种公司时,需问两个不同的问题:自然没有告诉你的秘密是什么?人类没有告诉你的秘密是什么?探索秘密的最佳处所就是无人关注的地方。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基于鲜为人知的秘密创立的。好企业是改变世界的密谋者,当你与人分享秘密时,听众就成为了你的谋士。”这写得让人心潮澎湃,世界还有很多难题等待攻克,很多秘密等待寻找答案,企业应该从中发现商机。可这些秘密的揭开,真能让人类社会更美好,所有人更幸福快乐吗?
阮一峰的文章《卡辛斯基的警告》,1995年卡辛斯基“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是明确的悲观论。“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第一段:“工业革命及其后果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两者极大地增加了我们这些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的预期寿命,但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令生活空虚无谓,剥夺了人类的尊严,导致了心理疾病的扩散(以及第三世界里的生理疾病扩散),还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技术的继续发展将令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人类尊严必将遭到进一步剥夺,自然界也必将遭到进一步破坏。社会也很可能遭到进一步扰乱,心理困扰将会加剧,而生理疾病甚至将会在’发达’国家蔓延开来。”他认为,“自由与技术进步不相容,技术越进步,自由越后退。”结论是:未来要么人类无法幸存,要么个人空前地依赖大型组织,空前地“社会化”。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将是设计和改造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的产物。他认为,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放弃科学技术,“并勇敢地承受其后果。”看起来就象老子的“绝圣弃智”。
赫拉利从逻辑上证明不让科学技术往前发展是不可能、违反人性的,我们也都能理解。赫拉利对未来的判断倒是和卡辛斯基有相通之处。当然,赫拉利只是提出了可能性供人们思考,并不是彻底的悲观。有些书评批评《未来简史》将人类归为算法是严重低估了人类,人类真正厉害之处不是智能,而是思想、爱、心灵、人性的光辉云云。我觉得这是没看懂书。赫拉利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推演出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社会可能会是如何,而且已经论证了上面那些看来不太站得住脚(虽然我们希望如此)。
要批评赫拉利,那除非能找出赫拉利的逻辑哪里不对,并描绘出另一番未来社会的可能图景。技术进步当然还会继续带来很多正面积极影响,《必然》和《零边际成本的社会》是描绘了一幅更为乐观的未来图景,但其实也不能完全解决赫拉利提出的这些问题,未来“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如何给“多余的人”安排工作,怎么避免社会的两极分化。凯文·凯利乐观地认为“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但其实没有那么多任务要安排,而且很多人也不具备给机器人安排任务的能力。这个世界日益加重的贫富分化,“1976年,收入最高的1%的美国家庭收入占美国家庭总收入的8.9%。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增加到23.5%”(拉詹《断层线》),“到2016年年初,全球62名最富有的人,拥有的财产市值等于最贫穷的36亿人(地球一半人口)的总和”,正是说明技术的发展从使大众都能更多分享其好处,到有些精英能获得远超其他人的好处。再发展下去会如何呢?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终审裁定美孚石油公司垄断贸易成立,勒令美孚必须分拆成34家公司,1974年,美国司法部再次向AT&T提起反垄断指控,AT&T公司于1984年一分为八。现在,要不要、能不能分拆互联网巨头,成为国内外一个引起讨论的重大问题。
里夫金说,“我希望,到21世纪上半叶,接近于零边际成本的社会能够将人类从稀缺经济带入可持续发展的富饶经济”,“为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更繁荣的后碳文明铺平道路”。但就算21世纪上半叶能达到里夫金说的这么美好,再往后发展呢?生物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继续发展,可能会使人类无法避免地面临这些终极挑战。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似乎都赶不上、还不完全能解决科技带来的问题。人类仍然面临自己制造的挑战。
《未来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2015年出版,中文版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2月版,蓝色为此书引文或概括书中的内容。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2012年出版,中文版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