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对我行民营企业客户的调研,倒是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有企业被淘汰,有企业实实在在转型升级,“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9年上半年到分支行调研,调研了十几个我行民营企业客户,大中小企业都有,挑其中几家简单写下。虽然管中窥豹,可能片面,但也能了解一些情况。

一、东部省份生产海上救生设备的小企业

年销售额几千万元,在我行贷了土地房产抵押小企业贷款。这家企业从2016年开始就在我行贷款,只在我行一家有贷款,代发工资、60%的日常结算都在我行。

主要感受:企业招工难。

25日春节,我们227日去调研时,企业的120个员工,才回来一半左右。有订单,缺人手生产。

企业主说,招工难,留住工人更难。这个行业全国的企业数不多,没有企业有积极性开发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各环节基本需要工人手工,所以更希望老工人持续干,才好保证质量。正在和XX工业大学合作,研发能处理部分流程的机器。全年一直在招工。本县企业招不到工的现象普遍。本厂员工来自贵州、江西、云南的居多,工人一个月56000元,有社保。在老家,只要收入能有外出打工的一半,他们就不想来了。原来说要严管理,现在员工是上帝,我们都很关心员工,每天观察员工言行,怕他们思想波动,辞职不干了。我们对过年前坚持到最后走的,报销回家的交通费,过完年最早来的,也报销交通费、发红包。

我们和企业主讨论听说有的企业到村里去招工,大巴车一起拉来,这是不是个办法?企业主说一个地方集中的劳务输出,也有风险,出现矛盾的话,亲戚朋友全走,影响大,所以分散招工也有分散的好处。

东部沿海招工难反映的是中西部经济发展了。在老家,只要收入能有外出打工的一半,他们就不想来了。工人在老家只要能挣个两三千元,生活质量比去沿海地区打工高。

这个企业既有自己的品牌销售,也做OEM,为一些欧洲企业代工。比如一家希腊的企业,曾经生产海上救生设备多年,品牌在业内很有名气,但现在已经完全不生产了,都是委托发展中国家企业贴牌生产。的确,这种生产制造流水线上重复性劳动,又苦又累,单调乏味,车间里有油漆、粘合剂等味道,谁愿意干呢?发达国家工人不愿意干,生产成本也高,迁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人逐渐也不愿意干了。企业主还提到,海上救生设备的准入认证、质量管理,原来是农业部负责,后来改为船级社负责。船级社的认证,原来必须有实体生产企业,现在改为可以允许公司只负责品牌和质量控制,生产外包。

越来越多的大中小企业都在用机器替代人,看来机器抢工人饭碗的问题并不突出,年青一代也并不想做这种工作。

二、中部省份中药饮片加工小企业

年销售额几千万元,在我行贷了土地房产抵押小企业贷款。企业主是我行老客户,原来贷了一笔几百万元,结清再贷一笔1000多万元,用于中草药采购等。它供货给医院、药店等,回款一般在2-3个月左右,目前应收账款有1000多万元,采购中草药则基本都是现款。企业正在重新装修改造生产车间。

企业主说,上次在你们行贷款5厘多(指月利率),这次4厘多,一年能省出X个工人的工资。可见企业主对利率还是很敏感的。后来我问分行降低利率是因为国家要求吗,分行说是因为另一家地方性银行营销这家企业,企业准备结清我行贷款重新申请一笔更大额度的,我行积极挽留营销,所以降低了利率。

  主要感受:传统行业在逐步机械化。

中药饮片生产,现在基本都机械化了,有炒药机、切片机、洗药机,制丸机、制粒机、灭菌机、干燥机等。炒药,以前人炒,很累,炒的量小还可能炒的不均匀,现在机器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各种机器一台价格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不等。工人的工作主要就是把材料放进去和照看着机器。和上面的那个海上救生设备企业少不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很多,所以中药机械厂还不少,不断研发新的机械。

过去中药存放容易发霉、长虫,这公司装修改造中对某些药材设了条件更好的冷藏室,做到恒温恒湿。这也是现在比较常规性的做法,解决了历史上缺乏技术手段时的难题。

某中药机械厂网站图片

三、东部省份生产焊接机器人的中型企业

年销售额约2亿元。在我行贷了土地房产抵押贷款。这个公司目前在我行和两家地方性银行各有几百万元贷款。

主要感受:技术创新是出路。

这个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重视研发创新和技术合作,从一个几十人的小企业,发展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制造自动焊接装备产品品种较全的专业化生产厂家之一,是省科技厅授牌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产品已出口欧美等地区。

企业主很有情怀,也很有国际视野,到日本、德国参加展会、和国外企业合作的经验丰富,交流中讲到中国的精细制造还需要和日本学习,德国的制造经久不衰,德国人的血脉就流着制造血脉,而中国的制造业文化已受到很大冲击、淡化。公司的一个主打产品是焊接机器人,即自动爬行爆接小车。可以替代电焊工的工作。电焊工高温下作业,很苦,没人愿意干。不同技术水平的焊工工资不等,高的月工资可达几万还请不到。用了这个焊接机器人,一个工人可以看管三个。公司提供使用机器的培训、外包服务。

 

公司里负责研发的工程师平均年薪约30万元,基本工资月薪1万,其他按项目制拿钱,项目开发成功付80%,后期维护20%。我们问工程师需要什么学历和学什么专业,答自动化控制等,也有跨界的,比如学强电的,搞弱电搞得很好。有的硕士生动手能力很差,图也画不好,跟老师做做课题就毕业了,少数大专生干得不错。

四、东部省份电商品牌女装中型企业

年销售额几亿元。在我行贷了2000多万元房产抵押贷款,目前还在两家国有大型银行各有几百万元贷款,和两家地方性银行有其他业务往来。

主要感受:创意经济时代,需要针对不同客群开发创意产品。

这是一个以网上销售为主的针对年青客群的时尚女装品牌,所以整个办公装修风格活泼有趣。企业主是一对夫妇,女方原是英语老师,因为自己喜欢穿时尚的衣服、不想穿了需要处理,十几年前业余在淘宝上搞服装置换,后来索性全职做了这个企业,做得颇为成功。目前是市里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00个员工,其中50个服装设计师,买了写字楼里几层,办公面积7000平米。做设计和销售,生产都交由其他企业。销售平台主要是天猫、唯品会、拼多多、京东,最多的时候入驻了7-8个平台,有的销量太小就舍弃了。公司目前开了十几家线下实体店,但90%多的销售还是线上。

财务总监介绍说2015年你们银行来营销他们公司贷款,以天猫销量数据为基础贷了100万元,老板问我你缺这100万吗,我说积极积累信用,要多和几家银行建立关系,免得有时缺钱原来的合作银行因某种原因贷不了。

财务总监介绍了企业的管理,开头提到行政部门每月要搞一次活动,给大家惊喜,这计入行政部门的KPI。加之看到这么活泼有趣甚至天马行空的装修风格,我们觉得在这种公司上班多有意思啊。后来讲到人员分成小团队,哪个团队不赢利持续3个月就砍掉团队,团队里的人,其他团队如果要你就留下,没人要就走人。电商平台上的竞争也是很残酷的,没有哪个公司舒舒服服、松松垮垮能经营好。

作为服装快消品,最重要的是不断有新的设计。设计师最重要。销售、财务、客服各环节都需要配合做好。各部门墙上贴着各种励志的口号,都是员工自己设计的。

五、东部省份服装上市公司

企业成立至今已20多年,集团总资产10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200多亿元,员工1万多人,子公司23家。其中一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以品牌服装经营为主,还有汽车商城、商业投资、国际贸易等多个产业。目前在我行有亿流贷。

主要感受:传统行业的企业在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管理,优秀的在走向国际市场。服装企业,核心是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

集团总裁(职业经理人,以前曾在国企工作多年)介绍,这个公司最早做男装、商务装,消费频次低,逐渐拓展到女装、休闲装、童装。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最近三年,每年在北京、上海各举办一场大秀,连续两年去了纽约时装周,需要持续去,逐渐人家会认为你是一个国际品牌。大量的国外服装品牌进入国内,但国内服装品牌走出去还不多。国内市场现在其实还足够大,但迟早要走到拓展国际市场这一步。设计师500多人。一年要出六七个品类一万款,一季两千多款。和日本、法国、英国的设计学院有合作,每年1亿多的培训费用投入。没有这些投入,品牌力、销售起不来。服装类企业品牌销售能突破1亿元是个门槛,10亿元又是个门槛。服装企业的产销率很重要。现在中国的服装企业和ZARA等比,差距在供应链。企业强化品和应链管理,年开始持续推进供应链快反项目效良好,夏装10-12天就能出货所有自营和加盟门店的销售情况当天都可以知道,每款上市后看哪些卖得好再追单,免得积压库存商品售罄率得到提升集团核心主业是服装,为了把主业增长带来的红利有效使用起来,做一些其他行业的投资,没有定位为多元化。

总裁提到,公司还是比较审慎,不想盲目放杠杆,要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合适的负债。看到太多企业其实也不差,就是杠杆太高,现金流出问题。我们经常测试我们的流动性,设想如果银行收紧信贷,我们能有什么应对方案。他认为国企投资出问题的比民企多得多,但国企亏损也能扛下来,不出局就有翻本机会,而民企就不一样,所以必须更谨慎,重视现金流、资产的可变现性。

企业上市之前合作银行有多家,上市之后调整更为集中了一些,以国有大行为主,股份行为补充,要求合作银行对集团授信5亿元以上。

六、东部省份家电上市公司

企业成立至今近20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资产约5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50多亿元,员工1万人。银行争授信,但有时需要银行款,有时不需要。2016几亿贷款余额,20172018均无银行贷款。

主要感受:企业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大,关键是带来不确定性。

董秘介绍说,公司2009年前全部外销,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下降70%,开始做自主品牌和内销。现在在国内市场,公司自主品牌与ODM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国际市场,是以ODM自主研发制造贴牌的经营模式目前出口约占70%,国内销售占30%。以前营业收入每年增长30-50%,去年计划20%的增长,但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才增长了3%

我们是3月底去的,介绍说公司担心对美出口关税提高太多,所以在越南买了块土地准备投资设厂,但再考察越南感觉物流等配套还是不如国内,又不想在越南设厂了。现在还不知道以后中美会谈得怎么样,关税到底要涨多少

公司董事长认为,制造业对大非常重要,作为民营企业,有信心决心把中国制造做好。企业的长项是研发和制造,有700个研发人员,一年研发投入2亿元,必须发出新的产品,短板是营销因为在国内以品牌销售的时间还不长,销售体还在建立完善。招的研发人员一般在车间里干34个月,就到设计部门,半年到一年后独立承担研发任务。刚来工资约10万元,23年以上到20万元,工资中40%固定,60%和研发产出挂钩。车间工人则一年工资约6万多,95%是外地工人。现在我们劳动力成本已经和东欧罗马尼亚等国差不多,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在逐步丧失,所以一定要靠研发。

七、东部省份光伏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200亿元,年营业收入100多亿元,员工近8000人。因为较多2018包括我行在内银行贷款合计亿元。

主要感受:银行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变化。

公司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产品、太阳能终端应用产品,并且是太阳能项目的投资者、开发者和EPC承包者,细分行业全球排名前二十,产品销往欧美亚非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现在订单情况不错,我们2月底去的,董秘等高管人员介绍说订单排到10月了,65%的订单来自海外。光伏行业基本中国垄断,全球前10名里中国8家。公司是光伏行业里走出去较早的,2010年就开始在欧洲建电站,这几年海外除了欧洲其他国家发展也不错。

他们认为去年光伏531新政”(降低光伏上网电价及补贴)当时感觉影响大,年末回顾利好大于利空,光伏成本下降很快,平价上网是趋势。“531新政”出来后,给公司贷款的几家国有银行来了解情况后并没有采取压贷措施,有的股份行当时要求压缩贷款,后来观察半年发现公司也继续正常经营。光伏行业竞争性强,受政策影响大,价格下降快。2007-2017年,光伏组件和系统价格下降幅度约为90%531时组件价格2.5元,现在降到1.8元了。

尚德、赛维、上海超日的失败,也警示光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谨慎。公司也没往上游硅片去投,就投组件、电站。在海外建的电站,一些投资基金喜欢收购,有长期稳定现金流,年收益率5-6%,建好就卖给他们。公司在研发上前几年采取跟随策略,2018年招聘了更强大的技术团队,转化率在行业处于前列。公司应收账款约30亿元。国内一般90天账期。建电厂的建设期半年到一年,需要流动资金。

他们提到去年去杠杆,对民营企业融资还是有很大压力有的银行对光伏还停留在过去的看法上,其实这个行业变化很大这个省的银行大多认可光伏行业,江苏的很多银行以前在尚德吃过亏,都不敢贷。

八、小结

去年我去的中西部省份多一点,看到的情况相对悲观。比如西部某地因为环保要求,化工园区大中小企业全停了,导致各银行对园区企业的贷款都成为不良。今年刚好去的都是东部沿海和中部省份,情况还比较乐观。当然,我去看的企业存在一个很大的样本偏差是,都是我行客户,都正常经营中,一些还是特别优质、各行争抢的客户,因此从中感受不到企业融资难问题,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都是市场竞争、政策不确定性、用工等其他方面的。

虽然知道有这个偏差,看了这些企业倒是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各行各业,为在竞争中生存下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都在实实在在地进行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加强数字化管理,在原有低劳动力成本红利逐渐消失时加大机器替代人的力度,增加研发、设计投入,从代工到打造自有品牌,拓展海内外市场。虽然有很多企业被淘汰,但“病树前头万木春”,总有新的企业出现虽然有的企业盲目追求元化寻找短期高回报的还是有企业能潜心坚持行业核心技术练好内功,走向国际市场竞争。  

去的一个比较大的民营企业,企业主提到,去年社会上某些人一些言论和一些部门的措施确实非常影响民营企业的信心,幸亏11月习总书记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否则很多企业家可能都要收缩经营、投资海外甚至移民了。很多隐性的税负在金税三期后显性化。企业的生产成本都在往上走,贸易战也影响信心。国家的减税减费还不够早。有时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下面缺乏部门间协同,“一刀切”或层层加码。去年“去杠杆”有点猛,很多上市公司乱投资、杠杆高的,都扛不住了,比较谨慎、负债率低的才能熬下来

2018年1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向企业询问是否知道这事、有没有变化,有的说有明显感受,国企的账期明显缩短,有的说政府部门拖欠没啥变化

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低端制造企业的生产环境相对差一些,有机器噪音、气味,高端制造企业生产环境更好,进去都要消毒、穿防护服。但即使是高科技企业,除了研发人员,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其实一样乏味,就是从体力劳动变成照看机器或者衔接不同环节的转换动作。这种工作,也难怪年青人就算送外卖也不愿意干。出路只能在于更加自动化。对于研发、设计人员的需求确实增多了,需要这方面的劳动力。

很多企业反映融资难,肯定有难的,一定程度的信贷配给总是存在。但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基本都是银行竞相服务的对象,越大的企业,更有权选择合作银行。企业经营面临诸多挑战,着实不易,太保守丧失市场机会,太激进投资扩张可能在形势变化时非常脆弱。银行要支持实体企业,和有前景的企业共同发展,在企业出现暂时性困难时如果能坚持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能收获企业的忠诚,带来更多业务的回报,但银行同时要为股东、存款人负责,对贷款企业选择合适的进入退出时机,避免经营失败的企业给银行带来损失,这也很考验银行。

话题:



0

推荐

周 琼

周 琼

123篇文章 149天前更新

金融从业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经济金融,银行经营管理等。个人微信公众号“玉鉴琼田”

文章